微信小程序过审

发布时间:2018-03-19编辑:caoww阅读(581)

通过一些被封的小程序,我们可以总结出最容易被封的小程序类型:

1.内容涉嫌违规

2.名字涉及敏感词语

3.虚拟地点胡乱设置

4.打扰或强迫用户行为

一切,从源头抓起

俗话说“擒贼先擒王”,要办好一件事,必须抓住事情发生的源头。为了不让自己的小程序发生上述被封情况,我们得从小程序的审核机制抓起。只有明确了解小程序审核通过的规则,才能保证在往后的运营中不违规,也不会“冒着生命危险”打擦边球。

  • 取名格外小心

1.小程序名称一定要与功能相关,不能模糊形容;不能以电话、邮件、日历等广义归纳类、普遍且不具有识别性词语来命名。

比如:“帮你找应用”小程序就是帮助用户定制和提交需求的平台,用户也能发布自己的案例在该小程序内。

2.名称和简介的信息表达的意思必须有关联,具有一致性。

所以用户不能只蹭热点,“包你说”小程序火了,便给自己的小程序取名“我包你说”,简介却是电商类介绍。这样的小程序不封才怪。

  • 功能与类目要符合

1.小程序服务类目所对应的页面中的核心内容必须与该类目一致,并且不要多次跳转。

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一定要禁止,比如:你选择的类目是社交-笔记类,那么你就不能在里面做资讯的功能或者给个多级界面做小说功能。

2.不要与微信客户端功能相同或类似的功能

比如:微信有漂流瓶,你就不能再做一个漂流瓶的小程序了;微信有朋友圈,小程序要如何做社交呢?

其实“小打卡”小程序就做的比较聪明,用户可在小程序内创建打卡社群,社群中每位成员可在圈子里打卡、发图、评论等。这种社交互动,不仅不违反小程序的规则,还是有益的活跃群氛围工具。

3. 不要打扰用户

正如昨天萤连长说过的,什么提醒用户分享之类的行为绝对是被严禁的。

还有就是“循环提示迫使用户授权”也会被拒绝,比如:即便腾讯的“亲儿子”-腾讯投票小程序,用户登录该小程序时,只要用户拒绝授权,就跳到设置页,直到用户授权了才能继续操作。只有在用户授权后,小程序才能终止这个循环。所以,这款小程序目前已经无法正常使用。



标签微信小程序

评论